栗杰,博士,讲师。
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土壤教研室主任
地址: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,110866
电话: 024-88487155
E-mail: lijie@syau.edu.cn
●教育教学
主讲《农业环境质量评价》、《土壤与环境分析》、《土壤肥料学(I)》、《土壤污染调控与修复》等本科生课程;主讲《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》研究生课程;参加讲授《农业资源及有害生物调查与评价》研究生课程。主持完成校级教学改革课题《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“土壤肥料学”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》(2016.5-2018.5)。参编《环境土壤学》和《土壤物理研究法》教材2部。
●研究兴趣
专业为土壤学,主要从事土壤肥力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转化。现阶段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:纳米颗粒对土壤中氮磷行为的影响;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转化及土壤生物磁致效应等方面的工作。
●学习和工作经历
1998.09 –2002.07bat365中文官方网站,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,本科生
2002.09 –2007.07bat365中文官方网站,土壤学,博士研究生,导师:依艳丽教授
2018.01– 2019.01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, Amherst,访问学者,导师:Baoshan Xing教授
2007.07 –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,讲师
●部分奖励与荣誉
1. 2016年,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第十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
2. 2016年,参加教学项目“目标管理在农业高校专业内涵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——以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环境科学专业为例”获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学成果二等奖
3. 2013年,讲授的“土壤肥料学(I)”获bat365中文官方网站2013年度青年教师优秀课二等奖
4. 2013年,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“设施土壤盐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”获b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三等奖
5. 2013年,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项目“阜新市旱地玉米机械化深耕技术研究与应用”获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(2012-1-9-6)
6. 2012年,主持科研项目“阜新市花生深耕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”获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(2011-2-40-5)
7. 2011年,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项目“旱地报税保肥深耕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”获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(2010-1-40-2)
8. 2004年,辽宁省土壤学会贡献奖
●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
1.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基金,纳米氧化钙对入湖小流域农田土壤中磷行为的影响研究,2019/01-2020/12,5万元,在研,主持
2.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,L2014256,秸秆还田对耕地棕壤有机碳转化及土壤呼吸的影响,2015/01-2018/12,3万元,已结题,主持
3.国家公益行业(农业)科研专项经费项目“北方主要作物抗旱节水综合技术与区域示范”子课题“花生深耕增产栽培技术“,2011/01-2011/12,1万元,已结题,主持
4.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开放基金,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有机碳库的影响,2014/01-2015/12,3万元,已结题,主持
5.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校青年基金,磁场对棕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,20070211,2017/09-2008/12,1.5万元,已结题,主持
●代表性学术论文
1.栗杰,刘慧,董静超,王觊琼,张大庚*.秸秆还田对棕壤呼吸强度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.北方园艺, 2019(11):23119-23128.
2.栗杰,张大庚*,刘慧,王觊琼,董静.低分子量有机酸对褐土盐基离子淋失的影响.土壤通报, 2017, 48(6):1354-1359.
3.Jie Li,Yanli Yi*, Xilei Cheng, Dageng Zhang, Muhammad Irfan,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of newly isolatedPaneibacillussp. Botanical Studies, 2015, 56(2):1-9.
4.栗杰,依艳丽*,贺忠科,程希雷,张大庚,房云波.磁处理棕壤对土壤中几种细菌的影响.土壤通报, 2009, 40(6):1262-1265.
5.栗杰,依艳丽*,焦颖,张大庚,袁春龙,程希雷,孙军德.棕壤微生物和几种酶活性的磁致效应研究.土壤通报, 2007,38(5):957-961.
6.栗杰,焦颖,依艳丽*,张大庚,程希雷.磁场对棕壤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.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学报, 2007,38(1):70-74
7.栗杰,依艳丽*,张大庚,王苏,贾涛.磁场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.土壤通报,2004,35(6):812-814